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 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新华社记者余贤红、刘佳敏
中央八项规定每一条都聚焦具体问题,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就应该从细微处着手,在日常中抓落实。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发现干部身上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提醒帮助,有助于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管涌沦为大塌方。
新时代以来,党风廉政建设从小切口入手,坚持一个毛病一个毛病纠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既“由风查腐”又“由腐纠风”,久久为功,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人心。
也要看到,一些错误认知仍然存在,纠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仍需进一步澄清模糊认识。比如,有的认为和同乡、同学、同事、同行等喝喝酒是人情世故,结果抹不开面子而给人办事;有的对形势估计盲目乐观,觉得作风建设可以松口气、歇歇脚。事实上,一个人思想防线的松动,廉洁底线的失守,往往始于细节和错误认知。加强作风建设,有必要进一步澄清谬误、匡正风气,防微杜渐,筑牢防线。
一些党员干部“破纪”,多始于思想“破防”。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和职务的升迁自然提高。职位越高,工作时间越长,越要强化正心修身。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在思想政治上常常“三省吾身”,始终保持一颗敬畏心、平常心,心中有法纪、有组织、有人民,才能“小节”不失范,“大道”不偏离。
禁微则易,救末者难。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严管就是对干部真负责,要敢于较真碰硬,明规矩于前,严落实于后,及时发现问题,勇于纠正偏差。尤其是对年轻干部要加强教育引导,让他们从进入干部队伍之日起,就知道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养成在受约束的环境下干事的习惯和自觉。
好作风的形成非朝夕之功。常态化地抓,一点一滴地抓,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紧抓不懈,才能不断化风成俗,让时代新风更加充盈。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编辑:肖金兰
相关推荐
-
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丨在远方 在这里 新华社照片,北京,2025年7月26日7月20日,在新疆人民会堂,演员在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开幕舞蹈诗剧《在远方 在这里》上表演。当日,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在新疆乌鲁木齐开幕。新华社记者 辛悦卫 摄
实时讯息 07-26
-
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积极贡献援藏力量 25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主题第十二场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区党委工作安排,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担当作为、竭诚奉献,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
实时讯息 07-26
-
(图表·漫画)学有所教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7月22日中国残联主席程凯7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残疾人教育体系进一步健全。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残疾学生7.58万人,普通高中在校残疾学生5.98万人。每年有3万多名残疾学生走进大
实时讯息 07-22
-
新华鲜报丨闪光一刻皆永恒!致敬82位见义勇为英模 来源:新华社 他们,是市井巷陌的寻常身影,人海之中的平凡微光;他们,是人民的英雄、社会的榜样。7月21日,在京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上,10个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含群体)和50个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含群体),共82人获得表彰。闪光一刻皆永恒!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但他们都有一
实时讯息 07-21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3%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3%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今年以来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记者:潘洁、王雨萧、张晓洁海报制作:贾稀荃
实时讯息 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