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旅” 出圈,仲景宛西制药携手清明上河园开启健康市集

清明小长假,开封清明上河园以33万客流刷新纪录。
仲景宛西制药联合清明上河园打造的「非遗遇医圣·仲景健康市集」,以创新形式让中医药文化“活”了起来,多种结合非遗又新颖的互动方式,为传统文旅注入独特的文化内核。
中医药+文旅:一场跨越千年的双向奔赴
2024年,仲景宛西制药就联合多方举办品牌文化活动。从云台山花朝节、清明上河园的消暑雅集,到青岛、威海、烟台的乐养音乐节,仲景宛西制药探索出“中医药+文旅”的创新路径。

此次再度联手清明上河园带来健康市集,更是将“药材好,药才好”的制药理念与中医沉浸式体验结合,各地游客踏春而行,品仲景养生汤、制艾条,于非遗技艺与二次元萌趣中感受中医药的深厚底蕴。
这种“以药为媒”的模式,不仅赋予文旅活动差异化的文化标签,更让道地药材、经典名方以可触可感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
古今碰撞:科技赋能下的文化传承
市集上,“赛博中医”成为一大亮点——AI体质检测快速辨识体质,搭配名医把脉问诊,5分钟解码身体密码。
科技手段的引入,既延续了中医“治未病”的智慧,又以黑科技吸引年轻群体,让望闻问切焕发新生。而手作艾柱、养生汤饮等体验,则将古法养生智慧转化为现代人的健康日常,真正实现“古方今用”。
从药田到景区:产业链背后的文化深耕

仲景宛西制药深耕山茱萸、地黄、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六大道地药材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药农致富,更将山茱萸、牡丹皮、茯苓等药材的科普融入研学活动。
中、小、大学生们田间地头触摸真实药材,了解药材种植及初加工的历程,溯源经典名方的道地好药,直观感受“药材好”的匠心坚守,文旅体验由此延伸至产业链源头,形成“文化传播—产业赋能—生态保护”的闭环。
流量密码:年轻化表达激活传统IP
萌化医圣张仲景徽章,养生快乐水生脉饮、酸梅汤、非遗艾柱DIY、中药耳环手串……市集以“潮玩”形式打破中医药的刻板印象,吸引游客从小红书、抖音来现场种草打卡。

年轻人在小红书等平台做文旅攻略,同时了解到活动,仲景健康市集成为清园一行、开封一行必不可少的打卡之地。这种“轻养生、重体验”的策略,正逐步推动中医药从“传统符号”向“生活潮流”转变。

此次清明市集,不仅是文旅场景又一次的创新性验证,更是一次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里程碑。当游客捧着六味地黄乌鸡汤漫步清园,当AI检测报告与老中医药方共同递上,千年宋韵与医圣仲景智慧在此刻交织,印证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唯有与时代共鸣,方能历久弥新。
这个春天,仲景宛西制药以文旅为纸、中医药为墨,书写了一幅“诗与远方”的健康画卷。
相关推荐
-
青年创客点亮城市烟火(追梦人) 来源:人民日报图①:杨开勤的小店。孟亦轩摄图②:张帆的小店。受访者供图图③:年轻人在杨开勤店里的“青年夜校”学习架子鼓。陈 朋摄图④:张帆展示店里销售的手作。王 晨摄晚上8点,上海静安区恒丰路,“Echo打击乐体验馆”的玻璃门透着暖光,屋内咖啡氤氲升腾,“青年夜校”热闹开场。小店主理人杨开勤(化名)
实时讯息 09-14
-
荆江评论:古礼新承,从一场楚风谢师礼看尊师重道的时代回响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张卫平)教师节前夕,荆州古城宾阳楼瓮城内,一场融合楚辞文化与传统礼仪的谢师活动庄重举行。揖拜、献束脩、诵祝文等古礼,生动再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精神源流。这不仅是节日的仪式性表达,更是一次对师道尊严与文化传承的深刻唤醒。束脩六礼,寓意深远。一份肉干,感念师恩;一株芹菜,寓
实时讯息 09-09
-
“五彩神箭”国际民族传统射箭邀请赛正式开幕 金秋风又起,神箭齐飞扬!9月5日晚,“五彩神箭”国际民族传统射箭邀请赛在尖扎正式拉开帷幕。开幕现场,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全场人员肃立行注目礼;裁判员与运动员代表依次登台宣誓,礼炮轰鸣间,各色礼花腾空绽放,台下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运动员身着特色服饰,脸上洋溢着期待与热情。据悉,本次赛事为历届规模最
实时讯息 09-07
-
云南财政积极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来源:云南省财政厅_论坛】云南省财政厅坚持用好中央和省级公共文化补助资金,将资金精准投入基层,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着力改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一是聚焦时长保障,突出弹性时间扩容。将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经费、运行维护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并将“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时长”纳入专项
实时讯息 08-31
-
“夜游船政”推出闽剧表演 水镜广场音乐喷泉成网红地标 闽剧演员与游客互动。近日,中国船政文化园区迎来了一场闽剧盛宴,福州市马尾区海峡闽剧团的演员们献上了闽剧夜场表演,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欣赏。这是“夜游船政”新推出的文旅体验项目。“百年船政与非遗闽剧的相遇,既是一场历史与非遗的时空对话,也是‘船政夜精彩’的灵魂所在。”福建船政文化保护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
实时讯息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