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过这座城市,别再说江苏人只有“精致”了
每到春夏之间,江南不知是多少人心里的精神故乡,游人们的镜头总对准青瓦白墙间的小桥流水人家。而在一众江苏城市温婉精致的气质中,徐州大概是个例外。
徐州,古称彭城,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人们常说:“秦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六朝看南京,两汉看徐州。”徐州城市周围百公里范围内,两汉遗迹众多,素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称。
这座苏C之城自古以来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襟山带水、人杰地灵之处。向前看,它能一手揽住烽烟四起的6000年文明史;到如今,它又能轻巧地一手扬起云龙湖的阵阵荷风。
纵使黄河故道数百次向徐州展现自己的万般威力,但这座城一次又一次地稳稳站在江苏西北的十字路口处,丰满着人们对“江苏气质”的单薄想象。
01 千年文脉汉兴地,一城青山半城湖
徐州多山,在主城区周围,分布着大小山头72个。这里的山虽不算高,也并非郁郁葱葱、物产丰饶的“富山”,却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九里山见识过楚汉相争决胜之战的刀光剑影,子房山纪念着张良以箫声退敌的典故,户部山保存完好的古民居是我们了解明清建筑特色的重要史料。
其中最富盛名的大概是状若游龙的云龙山。苏轼徙知徐州,拜访云龙山人后所作《放鹤亭记》,记载了云龙山“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的四季美景。云雾缭绕的山林吸引着古今文人,山上的大石佛、兴化寺、摩崖石刻、东坡醉卧石床、云龙书院等古迹沉淀着不同朝代的历史印记。
元代词人萨都剌在《木兰花慢•彭城怀古》中唱道:“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两汉繁华盛世由刘邦开始在徐州书写,无数风云人物也最终长眠于此。
两汉墓葬群在徐州并不少见。狮子山楚王陵“依山为陵,凿山为葬”,宏大的地下宫殿几乎把山体掏空;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龟山汉墓为夫妻合葬墓,构造严谨精密,令人叹为观止。
许多墓葬中出土的汉画像石,与南京的六朝石刻、苏州的明清园林并称为“江苏三宝”,生动地为我们展示了两汉时期人们的历史故事、社会生活、市井风尚。
如果说山的文化让徐州显得肃穆,那么水的历史又为徐州增添了传奇色彩。
京杭大运河在此连通了苏、鲁、豫、皖、冀,让南北方的商品与文化在这里交汇,成就了徐州“五省通衢”的枢纽地位,时人评徐州“繁华丰阜,无异江南”。
而同样流经徐州的黄河,带来便利水运交通的同时,也导致了严重水患。据《徐州自然灾害史》记载,黄河泛滥徐州“辽宋金元时期 50 次,明朝时期 120 次,清朝时期 203 次。”
最严重的一次水患发生在明天启四年(1624),“河决徐州魁山堤,东北灌州城,城中水深一丈三尺”。大水经年不退,城池被黄沙掩埋,直到明崇祯元年(1628)才在原址上循照古城旧制重建新城,也因此造就了徐州“城上城”的特点。
1987 年兴建彭城广场和地下商城时挖出的地下城遗址便是例证。该遗址剖面共有5层,最下边是天启年间淹没的“洪武城”,叠于其上的是大水后修复的“崇祯城”。
遗址中地下的一条石铺路面,正与今太平街重合。还有测定原井位置重新开凿的“井下井”、在原址重建的“府下府”,都是黄河当年淹没徐州的印记。
如今曾经见证历史的山川已然平静,城中湖泊星罗棋布,毗邻云龙山的云龙湖水光接天,潘安湖澄碧如眸。群山环抱,两河相拥,建城2600多年的徐州,在一次次与天地的对弈中取得了平衡。
02 无问南北,快哉徐州
作为江苏最北边的城市,徐州骨子里永远藏着一种融通南北的豪迈气质。
这里的方言裹着中原官话的硬朗,学会使用“管”字,便能乐呵呵地和徐州人聊上两句。“管”字既能表达对某种能力的称赞——“你这个人真管(行)!”,又能表示对话语的肯定——“这个管(能)当饭吃。”,同时还是一种充满热情气息的应答词——“今天吃面?管(好)!”
不过,请注意,如果询问徐州人是否能做某事时,对方回答“不管(行)”,可不是让你随便行事的意思。
徐州的美食也不同于淮扬菜的精细,从早餐开始便吃得咸辣厚重。
浓稠的辣汤由黑胡椒调味,用猪骨、鳝鱼、蹄髈熬成的高汤搭配面筋和一个现打鸡蛋花,喝起来鲜辣爽口。另一种传统早餐饣它( shá)汤相传起源于彭祖向尧帝所献的“雉羹”,以鸡汤为底,加入麦仁熬煮,一碗下肚,足以抚慰万千游子的心。
置酒纵歌、热情好客是徐州千年不易的乡风民俗。招待远方来的朋友,地锅鸡必不可少。
虽然地锅并非徐州独有的美食,但眼见在柴火烧热的铁锅中,鸡肉被炖煮得麻辣咸香,锅边贴着的喝饼子上半部分干香酥脆,下半部分饱吸汤汁,就连不吃辣的人也能食指大动。
“南北混血”的徐州还是一座烧烤之城。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所藏《庖厨图》中,右上角刻画一人在炉旁左手握两个肉串翻弄烘烤,右手持扇面扇风,因此也有烧烤起源于徐州的传说。
在徐州吃烧烤,与别处有些不同。点好菜后,厨师会先将串串烤到六七成熟上桌,顾客可以就着桌上的炭火完成肉串的最后烤制。
南京人总调侃“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游出南京”,而徐州人则将每一只本地小山羊用到了极致。最正宗的烧烤就是羊肉串,只撒盐就能吃出羊肉的鲜美。
进阶食家可以挑战羊腰子、羊球、羊眼,滋味口感独有一种野意。每家烧烤店还会有特色调配的甜醋,根据个人喜好搭配肉串或臭干,又是另一番风味。
到了三伏天,徐州人还会举办“伏羊节”。以彭祖文化内涵为基础,徐州先民们认为入伏之时,理应“明阳气之极,以助阴气之始”。羊肉性热,伴以葱、姜、蒜、花椒等热性作料,就能够起到以热制热、排汗排毒的食疗效果。
除了能让天南地北的人找到音调、口味的最大公约数,徐州的魅力仍不止于此。
多数城市的湖泊只可远观,而云龙湖开辟了一处免费的万人游泳场,让市民能共享山水绿意。路上偶尔可见的烟囱与厂房,又不断提醒着人们徐州作为老工业城市的骄傲。
云龙山北麓的徐州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可欣赏馆藏金缕玉衣、镶玉漆棺等贵重文物。人们甚至可以“两天下五个墓”,站在千年地宫中,久久回味历史与现实的重叠。
无论来自何方,人们总能在徐州找到自处之地。
茶馆中用扬琴、笙琴、檀板伴奏的徐州琴书,将南方曲调的婉转灵秀与北方曲艺的粗犷完美结合。而在悠悠岁月中与自然不断搏斗、接纳天南地北来客的徐州人,也形成了坚韧不拔、开放包容、重义守诺的人文素质。
徐州的脾性早已超越地理分野,无问南北,同喝一声“快哉”,自然可期待彭城大地上最熨帖的相逢。
参考资料
[1]于云洪.论黄河水患与徐州城市变迁[J].潍坊学院学报,2017,17(1):78-83.
[2]刘玲.徐州山水人文资源研究[J].中国名城,2012,(2):34-39.
[3]苏晓青,许井岗,张春秀.徐州方言民俗的特征分布和内部分区[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5):60-67.
[4]阎传海.徐州市低山丘陵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48-51.
[5]陈延斌,王体.徐州地区人文精神的渊源与内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0-30(005).
[6]霍彦睿,秦晨昕,王丹丹.徐州饮食文化的人文意蕴探究:以羊鱼菜肴为例[J].当代农机,2021,(5):69-71.
[7]王梦琪,孟召宜,马诗琪.徐州山名的文化地理特点及其形成机理[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1(1):22-26.
[8]葛大伟.徐州风物的千载气韵[J].唯实,2023,(12):88-92.
[9]景区介绍 | 徐州云龙湖旅游景区官网
[10]走进徐州:品味楚韵汉风 感受南秀北雄 | 今日中国[11]赵金.论徐州话“管”作助动词及应答词的用法[J].文学教育(下),2019,(3):60-63.
[11]赵金.论徐州话“管”作助动词及应答词的用法[J].文学教育(下),2019,(3)
:60-63.DOI:10.16692/j.cnki.wxjyx.2019.03.02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Travel”,作者:牧羊,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
太萌了!吴江街头的大树火了 近日吴江街头的几棵大树火了!树洞里的可爱小动物们萌翻啦!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拍照据了解近日,吴江开展了公益树洞绘画创作活动这些可爱的创作都出自于思睿团队团队成员化身“城市美容师”以树洞为画布绘制卡通人物等生动图案让原本斑驳的树洞变身“街头艺术长廊”为城市增添了一抹清新与童趣本次活动思睿团队共创作了6幅
实时讯息 09-09
-
新华鲜报|重大部署!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路线图”公布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8月2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外公布。这份重磅文件明确了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仅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时讯息 08-29
-
【小陇画报·404期】913公里 黄河甘肃段到底有多美! 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全长5464公里。在甘肃,母亲河像一条丝带,穿越甘南、临夏,经过兰州、白银,浩荡奔涌913公里,在陇原大地挥洒出一幅写意的绚丽画卷。 滔滔黄河从青藏高原一路走来,犹如一条昂首巨龙,流进玛曲后拐了一个大弯,一路奔腾,形成了“天下黄河九曲十八弯”之首的壮丽景观。一座始建
实时讯息 08-28
-
60秒看雄安|玩在“未来之城” 河北雄安新区在大规模建设的同时,城市配套设施持续完善,吸引力不断提升。在即将过去的这个暑假,不少游客满怀期待前来探寻体验。宋辽边关地道承载历史记忆,展现深厚文化底蕴;雄安印象展馆勾勒出现代城市风貌,尽显新区的建设成果;雄安未来影像电影季科技与艺术相融合,让人们大饱眼福……从历史文化景点到现代功能空间
实时讯息 08-27
-
20余万人次追光而来!青岛灯会举行一个月迎来五湖四海游客 灯会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赏灯。任海龙 摄 去中山公园逛灯会,这个夏天有多少人在岛城历史最悠久的公园里参与一场流光溢彩、绚烂多姿的盛事?有多少人在这里追逐着光影,品味如梦似幻的浪漫夏夜?2025年“青岛之夏”艺术灯会于7月18日晚正式拉开帷幕以来,截至8月20日的一组数字显示出火爆程度:20余万人次入园
实时讯息 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