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去年盈利超中通重返行业第一,文旅、国补等贡献收入增量
日前,顺丰控股(002352.SZ;6936.HK)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844.2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0.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3.51%至101.70亿元,创A股上市以来新高,时隔三年后超越中通重返第一。全年业务量达132.6亿票,同比增长11.5%,市场份额为7.60%,较上年9.06%有所下降。在总收入中,作为顺丰第二增长曲线的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705亿元,同比增长17.5%,增速达国内双倍。
顺丰控股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卫表示,2024年快递物流行业有两新:一是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给快递行业带来了新亮点,AI算法、无人车、物流无人机等技术应用提升了行业智能化水准,助推行业数字化转型;二是新市场、新环境需求对综合物流行业解决方案提出更高要求,下沉市场和制造业增长明显,中国品牌出海与产能出海成为国际跨境物流增长的新动能。
退货、文旅、国补等场景贡献收入增量
顺丰的速运物流业务主要由时效快递和经济快递业务构成。财报显示,从收入结构看,得益于在大消费及工业制造业领域的渗透,来自文旅、滑雪、中药、国补等市场的增量,以及退货件快速增长,2024年,时效快递业务营收1222.1亿元,同比增长5.8%,业务量同比增长11.8%;经济快递业务营收达272.5亿元,同比增长8.8%,(不含丰网)收入同比增长11.8%,主要来自差异化服务,承接多个平台线上商超仓配一体业务。

因产品结构变化,速运物流业务量增长11.5%的同时,票均收入同比下降3.4%。针对市场竞争加剧的行业趋势,顺丰高管表示,将聚焦“高端时效与经济件双轮驱动”,在保障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通过规模效应优化成本。具体来说,高端时效件方面,以特快时效件为核心,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比如加密“当日达”覆盖,延长同城截单时间,新增高铁/航空即日专线,同时加强核心城市及下沉市场资源投入,退货件拓展更多平台合作模式。经济件方面,则通过结构性优化提升市场占有率,如拓展填舱电标、电商微小件等增量业务,将场景深耕拓宽到日用百货、宠物食品等高需求品类。
南都记者注意到,国补政策利好物流行业,顺丰也从中受益。顺丰高管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从2025年1月20日新推出的3C国补,大部分平台基本都是用顺丰的服务,带动公司业务量提升;从地域来看,公司在华南地区增速比较快;此外,国补利好公司的增值服务收费,例如3C品类送货上门后的开机、验机、激活等操作,进一步提升公司增值服务的收入规模。
供应链及国际分部净亏损增加147.78%
2024年,中国企业产品出海、产能出海和品牌出海带动跨境物流需求持续旺盛,当下供应链及国际业务已经成为了顺丰的第二增长曲线。据统计,2024年顺丰全货机国际航班超过9100架次,同比增长19%,形成以鄂州货运枢纽为核心连通欧美、深圳枢纽为辅助连通东南亚及日韩的全球航网布局。中国至南亚及欧美部分地区的航班数量均翻倍。在跨境消费方面,2024年国际快递收入同比增长超20%。
据财报披露,2024年,顺丰持续拓展国际市场,累计中标100多个海外供应链项目,其中完成落地超过50个,服务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韩国、菲律宾、荷兰、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但值得注意的是,高速扩张也带来投入费用增长,供应链及国际分部2024年净亏损约为13.2亿元,同比增亏147.78%,主要由于顺丰集团在泰国的子公司KEX因架构重组后进行业务调整,使短期亏损有所增加。
对于近期关税摩擦对跨境电商等国际业务的影响,顺丰高管回应称,一方面,跨境电商直邮在顺丰体内占比极低,收入占比很小,这一变化对顺丰负面影响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在关税新政背景下,近两年来跨境电商平台的物流业态正加速从“空运直邮”逐步向“海运+海外仓”的半托管模式转型,顺丰依托旗下KLN(即嘉里物流,2025年3月更名)在海运和海外仓方面的布局,不同于其他只做空运的玩家,顺丰拥有更多的业务自主权。
“对于快递物流企业而言,同质化产品及单一的拼价格,显然很难实现企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财报称,展望2025年,顺丰将加速向行业及客户供应链渗透,做大行业物流份额,实现规模化增长。推进国际化发展,强化链接亚洲与世界的桥梁地位,基于鄂州货运枢纽以及国内外网络资源,增强全球及跨境服务能力。还将进一步加强在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大模型、无人化等方面的技术能力。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相关推荐
-
最新公告!恒泰证券正式更名为金融街证券 金融街证券来了!9月9日,恒泰证券(在香港上市证券名为恒投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名称将由“恒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金融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更名后的金融街证券将借助实控人金融街集团在资金、项目、客户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实现业务的快速拓展与创新发展。这也是近两年证券行业内的又一
实时讯息 09-10
-
北京银行霍学文:坚持数据驱动 向VC、PE学习看企业未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9月5日,北京银行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行长戴炜等高管出席并答记者问。霍学文介绍,北京银行把科技金融作为“第一战略”,把专精特新作为“一号工程”,坚定不移打造“专精特新第一行”。截至6月末,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4346亿元,较年初增7
实时讯息 09-06
-
1元卖股权、5折甩债权,知名品牌“断臂求生”,曾是中国女排赞助商!上半年净利下滑70%,股价持续震荡 每经记者:彭斐 每经编辑:段炼,张益铭连续的亏损让拥有43年历史的老牌卫浴品牌惠达卫浴(603385.SH)决定以“断臂”方式剥离亏损资产。9月4日晚间,惠达卫浴发布公告,计划通过公开挂牌的方式,转让其控股子公司北流市新盛达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流新盛达”)所持有的广西新高盛薄型建陶有限公司
实时讯息 09-06
-
杰华特及控股公司共同斥资4.18亿元购买新港海岸部分股份,意图信号链芯片市场互补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记者陈琳琳9月1日晚间,杰华特公告称,公司拟与厦门建达信杰投资合伙企业和厦门汇杰佳迎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共同购买新港海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权,受让价格合计为4.18亿元。本次转让方16名新港海岸股东合计持有的标的公司66.2484%的股份,受让价格合计约为 4.18万元。
实时讯息 09-02
-
增量资金借道ETF加速入市 沪市ETF年内净流入3500亿元总规模逾3.7万亿元 中经记者 孙汝祥 夏欣 北京报道上交所数据显示,增量资金正在借道ETF加速入市。截至8月底,沪市ETF规模超3.7万亿元,境内占比超七成,5只产品规模超千亿元。其中,股票ETF规模约2.6万亿元,债券ETF规模约4500亿元。今年以来,资金净流入超3500亿元,沪深300、中证A500、上证180E
实时讯息 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