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也分“早晚” 揭秘藏在民间谚语里的古人智慧
2025-04-06 17:42:00
关于清明节,民间有早清明和晚清明的说法。一般而言,清明节在农历三月出现即为“晚清明”,在农历二月出现则为“早清明”。今年的清明节落在农历三月,因此属于“晚清明”。而关于早清明和晚清明的民间谚语,体现着古人的生活智慧。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杨秀:早清明热死黄牛,晚清明六月穿袄。其实早清明就是天暖回暖快,晚清明就是天还会再冷一段时间,就是这样的一个区别。老百姓会用这样的形象表达,跟农业生产节奏相关。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这就是老百姓关于在这个节气里我们该干什么农事活动的总结。

“早清明”与“晚清明”既是天文历法的客观现象,也是农耕文明的经验结晶,更承载着中国人对时间流转的诗意感知。清明时节的习俗丰富,民间流传的饮食上的谚语,也和农事活动紧密相连。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杨秀:比如嘉兴当地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形象,“苦粽子 甜馄饨”,清明节吃了粽子意味着繁重的农活就开始了。他们一到七月半吃到馄饨时候,就觉得心里特别美,繁重的农活告一段落了。
清明节从农耕时序演变为涵括祭祖、踏青、饮食的复合型节日,体现了古人讲究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论语》中 “莫(读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描绘的就是春日游春的美好愿景。
宋代诗句“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展现的是传统节俗与春日生机交织的人文画卷。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杨秀:关于清明我们经常引用一句话,清明是什么,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人也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状态,清明节是对生命的礼赞。
相关推荐
-
缅怀革命先烈 赓续红色血脉——枣庄市中法院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清明时节寄哀思,缅怀先烈铸忠魂。在清明节来临之际,4月3日上午,市中区法院组织青年干警代表前往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清明祭扫主题活动,在庄严仪式中接受精神洗礼,在肃穆氛围里凝聚奋进力量。上午九时整,祭扫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全体干警肃立注目,齐声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实时讯息 04-07
-
2025年清明节假期国内出游1.26亿人次 2025年清明节假期,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缅怀英烈活动、传统文化活动、旅游活动,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平稳有序。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清明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出游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出游总花费575.49亿元,同比增长6.7%。多地红色旅游景区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广大游客通过参
实时讯息 04-07
-
港股午盘 | 恒生科技指数跌近14% 南向资金逆势流入超百亿 财联社4月7日讯(编辑 胡家荣)受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及中国反制措施影响,港股三大指数上午集体下跌。截至午间收盘,恒生指数、科技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下跌10.70%、13.95%、10.80%,报20405.96点、4571.89点、7510.85点。注:恒生指数的表现具体来看,科网、消费电子、汽车等
实时讯息 04-07
-
非媒:中国引领世界通往更加绿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南非《独立报》近日刊发评论文章《金砖+系列:中国的绿色能源计划迈向全球可再生能源变革》,文章细数中国能源转型成就,高度赞许中国在推动可再生能源领域国际合作、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中国作为全球绿色能源转型领导者,正重塑全球能源格局,带领世界各国走向更加绿色的未来。南非《独立报》文章截图文章指出,在
实时讯息 04-07
-
美国加征全球关税 中国政策工具箱力度如何?专家:手握3大底牌 特朗普政府4月5日起对全球加征10%的基准关税、4月9日起对60多个经济体加征10%—49%的附加关税。面对关税冲击,中国政策空间还有多大?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认为,中国拥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具体体现在三大方面:空间① 中国通胀水平很低,发达国家通胀水平普遍偏高,中国有丰富的扩大内
实时讯息 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