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网评:破除35岁就业门槛,释放人才活力
35岁就业门槛如同横亘在职场中的无形高墙,正制造着触目惊心的社会阵痛。对个人而言,35岁的职场人往往肩负家庭重担,却因年龄被拒之门外,经济压力与心理焦虑双重夹击;对企业来说,将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成熟人才拒之门外,无异于主动放弃行业深耕的宝藏,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错失中流砥柱。放眼整个社会,年龄歧视加剧就业市场的“内卷化”,造成人才断层与资源浪费,让无数千里马骈死于槽枥之间。当35岁的工程师被迫送外卖,当经验丰富员工因年龄被裁,损失的不仅是个人价值,更是社会发展的强劲动能。

要破除这道不合理门槛,需要立法利剑斩断偏见根源。法律是维护公平就业的底线保障,只有将禁止年龄歧视明确写入法律条文,才能让企业的招聘行为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从明确年龄歧视的界定标准,到细化企业违规的惩处措施,从建立快速有效的维权通道,到加强劳动监察部门的执法力度,每一项法律条文的完善,都是对职场年龄歧视的有力震慑。目前,上海等地已开始探索相关立法,未来更需全国层面的统筹推进,让法律成为守护劳动者权益的坚实盾牌。
不过,立法并非终点,观念革新才是治本之策。社会需要打破“年轻即万能”的刻板印象,重新认识35岁职场人的价值。35岁意味着十年磨一剑的专业沉淀,意味着处变不惊的抗压能力,意味着兼顾家庭与事业的平衡智慧。企业应摒弃唯年龄论的短视思维,将目光聚焦于求职者的能力与潜力;媒体要营造包容多元的舆论氛围;教育机构可推出适合中年群体的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实现职业转型。当“35岁危机”变成“35岁黄金期”,整个社会才能真正释放人才红利。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而年龄不该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尺。破除35岁就业门槛,不仅是对职场人权益的守护,更是对社会发展活力的解放。从立法亮剑到观念破冰,从企业担当到社会助力,唯有多方合力、久久为功,才能撕开年龄歧视的偏见面纱,让每个奋斗者都能在职场赛道上自由驰骋,让不同年龄的智慧与经验在时代浪潮中激荡出更绚烂的火花。
作者:王济川
相关推荐
-
杭州余杭:青年入乡 组团共兴 乡野共富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王亚楠清晨的青山村,薄雾漫过竹林,策展人芙子踏着露水经过“艺启共富坊”时,望见在青山村坚守四十多年的竹编手艺人余才根正在和“85后”新村民莱莱探讨如何传统竹编工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并融入现代艺术装置,让指尖的老手艺在新创意里焕发新生,她笑着挥了挥手,来到“访客中心”,与其他新村民
实时讯息 09-12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部署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本次专
实时讯息 09-10
-
北京银行霍学文:坚持数据驱动 向VC、PE学习看企业未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9月5日,北京银行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行长戴炜等高管出席并答记者问。霍学文介绍,北京银行把科技金融作为“第一战略”,把专精特新作为“一号工程”,坚定不移打造“专精特新第一行”。截至6月末,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4346亿元,较年初增7
实时讯息 09-06
-
为什么越用软件“管理”员工,效率反而越低? 文 | 疯了快跑,作者|侯丹前段时间,在国内某办公软件大厂的年度发布会上,我认识了一位办公软件代理商。他常年在供应商与大客户间周旋,聊起行业现状时,一句话戳中了痛点:“国内企业用办公软件降本增效,往往连‘人效’和‘事效’都没分清。”这个话题不算新鲜,甚至有些老套,却始终值得深究。如今不少企业斥资采购
实时讯息 08-31
-
ESG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新引擎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近期发布的报告,共有2481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率达到46.09%。在强力的政策信号驱动下,上市公司的ESG报告数量稳步增长。除了数量之外,中国企业ESG发展还呈现更重要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将ESG作为可持续发展和业务增长的新引擎。联想结合公司3S
实时讯息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