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句意境超然的元曲,美得一眼万年…

2024-12-18 09:35:37

01

如回首。

风与月,

须长久。

——元代 魏初 《满江红 寄何侍御》

释义: 这句话蕴含了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风与月"则象征着自然界的恒定和美好。"须长久"表达了对于这些美好事物持续存在的渴望。

原文:

《满江红 寄何侍御》

元代 · 魏初

少日肝肠,云梦地、气吞八九。今老去,才疏计拙,百居人后。倦处收回行路脚,懒来噤却吟诗口。算从前、四十九年非,如回首。风与月,须长久。谁放我,成三友。笑官仓红腐,可堪痴守。倒凤颠鸾吾已矣,淋漓醉墨蛟虬吼。尽都门、冠盖拥红尘,青青柳。

02

落灯花,

棋未收,

叹新丰逆旅淹留。

——元代 徐再思 《水仙子·夜雨》

释义:

灯花落下,棋子还未收,叹息又将滞留在这新丰客舍。


《水仙子 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 ,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 ,都到心头。


【注释】

落灯花棋未收:灯花都落了,棋子还没有收拾起来,形容孤寂场景。油灯点燃得时间长,灯芯燃成灰烬,其形如花。南宋人赵师秀《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新丰孤馆:唐人马周未发迹时,旅居新丰驿馆,备受冷遇。此处是作者自况。

江南二老:身处江南的父母双亲。

【评析】

风吹梧桐树叶,一叶落而知秋天到来。雨滴在芭蕉叶上,一点一滴,惹人愁绪。三更之后才入睡,又梦见归乡。十年来的种种往事,对父母的忧念,全都涌上心头。

一声、一点、三更数量词的连用,语意回环,意绪绵长,恰似困居旅途之人绵绵的愁意。“落灯花棋未收”,也有意在言外之妙。似乎也有客人有约不来,诗人只能冷冷清清地独自在驿馆里。客人不来,可能是有事牵绊,但与“叹新丰孤馆人留”连起来看,更可能是诗人落魄,不受重视。失意人偏逢连阴雨,无怪乎愁上添愁。

03

回首天涯,

一抹斜阳,

数点寒鸦。

——元代 张可久 《折桂令·九日》

释义:回头看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元代 张可久 《双调 折桂令 九日》

鉴赏

这首小令既写“重阳”的美好,更写了游子的愁肠。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同时万物也开始萧疏。大雁南归,更易引发游子思乡。秋野丰美多姿,而秋景却最令游子泪下神伤,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前三句:“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意思是说,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的游子思念故家。这是诗人登高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传出达出困倦游子对家的思念。这种感情,正如晋代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所写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样。张可久的一生是在时隐时仕、辗转下僚中度过的。他自己所说的“半纸虚名,万里修程”(《上小楼·春思》),是很形象的概括。此时,已逾古稀之年的他,早已厌倦官场的倾轧,望着南归的大雁,内心感到无限惆怅。

接下来,“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三句,诗人由写眼前景转为对昔日生活的回忆,其中“翠袖”“金杯”“玉手”就是诗人忆往昔欢乐生活时浓缩而成的意象。这里化用了宋代词人晏几道《鹧鸪天》中的“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写尽了宴客场景的繁华热闹。昔日官场生活,翠袖殷勤劝酒,金杯错落频举,玉手弹奏琵琶,是多么热闹,这里用的是以乐景写哀的反衬之法,与前面的“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凸见诗人此时的孤寂心境。

七八两句:“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化用了苏轼的诗句:“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由于添加了“西风白发”这一意象,因而在意境上更胜一筹;同时,倒装加对偶的句式,韵律和谐,也可以看出诗人的匠心。这也是这首曲中的名句,是诗人有感于眼前之景,有思于今非昔比的境况而发出的深沉感慨:西风吹着满头白发,突然省悟到,人终有衰老之时,花亦有凋败之日,面对已凋谢的黄花,连蜂蝶都要发愁,何况人呢。人生易老,好景不常,游子不要留恋他乡。

末三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这里又化用宋词人秦观的《满庭芳》的诗句“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诗人在此以景结情,写出眼前的凄凉景象:回首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这是景语,又是情语;这既是实景,又是作者大半生人生路途的写照。苍凉微茫的景色,反映出诗人漂泊无依的情怀,倦客之心、思乡之情溢于笔端。

综观全曲,一个“思”字贯穿全篇。诗人由眼前实景写起,触景生情,忆往昔欢乐事,更添此刻思乡之愁,最后,以景结情,回顾漫漫天涯路,抒迟暮思归之情。语言清丽,对仗工整,特别是巧妙地引前人诗词入曲,清雅自然,具有典雅蕴藉之美,堪称元散曲中的精品。

《折桂令》

张可久

秋寒木落花飞,难见馨香,杜宇忧啼。

是在何方?天涯远去,等也无期。

蝶梦庄生难追,一怀心事成堆。

谁看盈蟾,再把帘遮,枉自凝眉。

04

玉宇无尘,

银河泻影。

月色横空,

花阴满庭。

——元代 王实甫 《越调 斗鹌鹑》

释义:玉宇指的是天空,无尘表示清澈明亮。

银河泻影指的是银河倒映在地上形成的光影。

月色横空,花阴满庭,描述了明亮的月光照耀下的花园景色。

《越调·斗鹌鹑》

王实甫

闲对着绿树青山,消遣我烦心倦目。潜入那水国渔乡,早跳出龙潭虎窟。披着领箬笠蓑衣,堤防他斜风细雨。长则是琴一张、酒一壶。自饮自斟,自歌自舞。


一位声名赫赫的丞相被贬到青山绿水之间披蓑垂钓,这一巨大的变化,必然给他带来种种前所未有的感受。

曲子的前面,原有乐善一段自白道:“老夫每日饮酒看山,好是快活也呵!”这种“快活”的感受,是真实可信的。〔斗鹌鹑〕一曲,表现的就是这种感受。


05

时时酒圣,处处诗禅。

烟霞状元,江湖醉仙。

——元代 乔吉 《正宫·绿么遍·自述》

释义:时时喝酒,随处以禅语,禅趣入诗。

我是啸傲山林、落魄江湖的状元,泛舟江湖的醉酒神仙。


《正宫·绿么遍·自述》

乔吉

不占龙头选,不入名贤传。时时酒圣,处处诗禅。烟霞状元,江湖醉仙,笑谈便是编修院。留连,批风抹月四十年。


赏 析:


这支小令是乔吉为自写的自述,一生末仕,浪迹江湖,生活清贫潦倒。这是篇述志的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主、豁达豪放。但是这种豁达豪放,略显被动,让人不免心酸。


曲子前两句就表明了他否定仕途进取,鄙薄争名夺冠的态度。接下来他讲述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以“酒圣”为伴,以“诗禅”作乐,啸傲山水,醉情风月,这些都表现了他放荡不羁的情怀。他认为笑谈今古事,就如同在翰林院编修史籍,作者的狂欢自傲由此可见。结尾表现对自己吟风弄月的留连之情,真是终老不悔,怡然自乐。这首小令真切地表现作者的心性和生活态度,文笔自然流畅,雅俗并用,是一篇耐人寻味的佳作。


宋元以来,与伎艺人有着密切联系的文人学士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情趣,放射出一种特异的色彩。乔吉寄情山水,风月、诗酒、谈笑也颇放达,但与元初马致远的豪放派又有区别。其愤世之情更为隐秘,豪放之气则较为收藏。作品中更多的是随境自适的情调,然而却非浅薄轻狂。而他确实也是一位不遇于时,将一生才力倾注于曲的落魄文人。

06

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元代 孙周卿 《水仙子·舟中》

释义:雪片与暴风搅作一团,我的诗句又同飞雪互相纠缠。我朗声大笑,心情无比畅然。


《水仙子·舟中》

元·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

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

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元代诗人孙周卿的《水仙子·舟中》是一首好词(另说是“曲”)。词篇形象生动,感情跌宕,即景有悟,富含哲理。

孙周卿(约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后在世)名不详,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仁宗延祐末前后在世。生平不详。有女儿孙蕙兰,元代诗人,嫁诗人傅若金,23岁病逝。孙周卿工曲,所作以小令为多,今散见各家曲选中。

《水仙子·舟中》是元曲作家孙周卿创作的一首散曲。此曲中主要写了夜游洞庭湖的所见所感。首两句化用前人诗句,以洞庭湖的灯火来概写江边风景;第三句写凄厉的呼啸声陡然而至,以为是狂风吹梅发出的声音;第四句写推窗才知道猜测错误,原来是风吹雪落的声音;接着三句描绘风雪逐渐大作,随着风雪作者诗兴大发的情景;结句阐明作者的欢畅心情。全曲步步设景,层层推进,入情入理而又出新出变,是元散曲羁旅题材中一支开阔雄壮、别开生面的作品。

洞庭雪日,孤舟夜泊,青灯渔火。坐在舱内但见有梅花片片吹入,而后落地无痕;推推开舱门才发现原来大雪纷飞,一时间迷漫了天地。


见此等景象,作者不由得意兴遄飞,诗情纵横,他于是傲立船头迎风斗雪、放声长笑、痛快吟诗,让自己的一腔豪情尽情舒展在这漫天风雪之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