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春天同呼吸,与万物同生长

2024-11-12 08:36:35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年之始,在诗思澎湃,心灵像春水一样丰盈、润泽的时候,我们怎样做,才能把我们的所思所感说出来、写出来,去和春天建立属于我们的联系呢?

今天的我们可能还是缺少一种表达方式。这时,中国古代的诗人们更加浪漫一些,他们向自然去“借”:“和自然融为一体,春则觉醒而欢悦,夏则在小憩中聆听蝉的欢鸣,感怀时光的有形流逝,秋则悲悼落叶,冬则雪中寻诗。那说到春天,你马上能想到哪些诗句呢?哪些诗人对春天的描绘让人回味无穷呢?

春光

我们都熟悉白居易在六十七岁的暮年时光写出的《忆江南》。在他的记忆中,“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有多好呢?一片片花团锦簇的颜色——江南的花、江南的水如此明艳,红得比火还亮,绿得比蓝还要浓。这样灿烂的春光让我们不禁想起另一位善用色彩的诗人杜甫,他笔下也点染出一个鲜亮的春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江有多么绿呢?小小的鸟儿盘旋在大片碧水之上,非但没被色彩“淹没”,反而衬出鸟羽的洁白。山又有多么青呢?斑斑点点怒放的鲜花,像燃烧的火焰一样跳跃。我们更熟悉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所有颜色如水彩画般晕染开来,清丽光润,照亮蓦一接触的眼神。这样的诗,就是随物赋形,到处都是蓬勃。

春雨

陆游说得更好,“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一夜枕上无眠,听着淅淅沥沥的春雨,诗人想到明天早晨应该早早地就有卖杏花的人了,一夜春雨,吹开多少早春心事,心事飞花,在春雨中绽放……

对春天的描述,要说最细腻,还是来看一位女词人——李清照。李清照在她少女时候写的《如梦令》的春天还在被孩子们口口相传?一首小词、几句问答而已。“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寥寥六句小词,说的是一个贵族少女,担心昨天晚上的“雨疏风骤”凋落了院中的海棠,与丫鬟之间发生的一段有趣的对话。六句小词,无数曲折,一步一景,就如同我们去游一座园林。那种惜春之“那种惜春之心,就在少女的问答之中尽显纸上,这不动人吗?古人和今人隔的只是一段岁月吗?“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春情

欧阳炯的《清平乐》写尽了一个少妇的春情。寥寥八句,连用十个“春”字。“春来阶砌,春雨如丝细。春地满飘红杏蒂,春燕舞随风势。春幡细缕春缯,春闺一点春灯。自是春心缭乱,非干春梦无凭。”在诗词里面,一个字来回反复用,这是大忌。但在这里,八句里面连用十个“春”,读者不觉得累赘,也不觉着啰唆,只会觉得满纸生春,扑面春风。

春忆

写边塞壮语的王昌龄,曾也写过一首生动的《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一位闺中少妇,可能刚刚十几岁,娇憨贪玩,还不知道忧伤,看见了春天,自己打扮得好好的,上楼头去看景了。“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她忽然之间看到柳色青青,枝繁叶茂,想着自己的青春,大好年光无人陪伴。柳色今天有她欣赏,但是她的美丽谁来陪伴呢?她的丈夫把最好的时光用去建功立业,去追逐浮名,而我们的情爱呢?生命的欢欣呢?青春澎湃的时光呢?难道我们全都丢掉了吗?人心里还是多多少少会有点悔意的。这是什么呢?这是一种春的独特发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