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十首经典芒种诗词,愿你忙有所获,种有所得

2024-09-26 08:21:00

芒种,即忙着种。芒种到来之时,小螳螂生,伯劳鸟鸣,正是江南梅雨季节到来之际,也意味着春去夏来。古往今来,描写芒种时节的诗词,亦不在少数。

第一首要分享的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时雨》(节选)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感悟:

陆游广为流传的诗文,有伤感如《沈园》,也有清丽如《游山西村》,本诗属于后者,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芒种田园农家图,首句与次句生动反映此时播种秧苗、收割小麦的景象。


第二首:南宋诗人赵师秀的《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感悟:

芒种之时,也是黄梅天到来之时。此时的江南阴雨绵绵,似笼罩着一层薄纱,随处可见呱呱蛙声。一句“有约不来过夜半”道出诗人等待朋友的时间之久,无聊之际轻敲着棋子的画面又有几分闲适之味。



第三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节选)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感悟:

白居易的诗,内容通俗易懂,情感真挚感人,读起来更是朗朗上口,本诗更是其中的佳作。

诗人以朴实的语句,描写了芒种到来之后,农民们在田间辛苦地劳动,一句“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更显民生之多艰。


第四首:《诗三百三首·其六十七》

唐代诗人寒山的《诗三百三首·其六十七》

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

沓嶂恒凝雪,幽林每吐烟。

草生芒种后,叶落立秋前。

此有沈迷客,窥窥不见天。

感悟:

寒山其人,因与拾得的问答而为世人所熟知,却少有人知他的寒山诗也不失为佳作。

碧草本生于芒种之前,木叶多落于立秋之后,而诗人却说“草生芒种后,叶落立秋前”,足见此地之寒也。


第五首:唐代诗人元稹《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绿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晴。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感悟:

元稹之诗,多深情,多幽怨,本诗中诗人却将自己的情绪隐藏起来,似乎只是将芒种之时的种种物象记录下来:

螳螂产卵,暮云彤彤,安雀啼叫,莲花绽放,渐渐热了起来……



第六首:宋朝诗人贺铸的《青玉案》(节选)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感悟:

本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将看不见摸不着却如影随形的闲愁,比作满山的青草,满城的柳絮以及这连绵不断的黄梅雨,化无形的情绪为有形的意象,与欧阳修的那一句“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第七首:南宋诗人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感悟:

杨万里是少数始终保持着一颗童心的诗人。

梅子黄时阴雨绵绵,易陷入愁绪中去;芭蕉绿时春去夏来,易感慨时光荏苒;柳花飞时故人已离,易感到孤独寂寞。

本诗中诗人同样选取了梅子,芭蕉,柳花三个意象,读者却并没有一丝忧伤的情绪,跟着诗人一道,看着窗外的儿童追逐飘飞的柳絮,反而感到几分闲适惬意。



第八首:宋朝诗人范成大的《梅雨五绝》

梅雨暂收斜照明,去年无此一日晴。

忽思城东黄篾舫,卧听打鼓踏车声。

感悟:

范成大写田园生活尤为擅长,他的《四时田园杂兴》组诗便是其中代表作。本诗延续了他一以贯之的自然清新风格,记录自己梅雨时节的所思所想。


第九首:苏轼的《阮郎归·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感悟:

诗词大家苏东坡,自不必说,本诗写的初夏之景,最喜欢这一句“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将梅雨到时,小荷与石榴花含苞待放的画面描绘在读者面前,读起来倍感恬静。

第十首:清代诗人洪亮吉《伊犁记事诗》

芒种才过雪不霁,伊犁河外草初肥。

生驹步步行难稳,恐有蛇从鼻观飞。

感悟:

本诗的独特之处在于描绘的是新疆伊犁的芒种之景,此时的江南春花凋落,碧草如丝,而千里之外的伊犁,小草还是一片新绿,足见气候差别之大!

至此,精选的十首芒种诗词分享完了,你最喜欢的芒种诗词又是哪一首呢?欢迎分享,让我们一起共读美词佳句。

相关推荐